“市政府將食品□ 安全監督抽檢納入為民辦實事十大工程之一,由◣市食品安全辦牽頭,組織市場監管局、農業農村局、衛健委及各縣區政府、開發區管委會共同¤實施,財政持續3年安排專項抽檢經費共2200多萬元。”日前,南寧市市場監管局副局√長張大海說。
2020年6月,南寧市實施學校♀食堂“明廚亮竈”建設,在全市3500所中心學校、托幼機◥構食堂新建1.05萬個視頻監控點,進行24小時全實時監控,實行全市學校食堂網絡智能監管,並通過南寧市食品安全智能服務平臺記錄、存儲和公開廚房環境、加工過程、清洗消毒、食品原料儲存狀態,實現“畫面可存儲、問題可核實、信息可】追溯”。目前,監測平臺已註冊學校食堂3500家、普通餐飲單位3.09萬家、中央廚房60家、單位食堂60家、集體用餐配送單位37家。
在2020年初疫情嚴防期間,為在滿足廣大市民和單位用餐需求的同時,防範群體∩性聚餐可能引發的風險,南寧市整合行業資源,全面啟動食安封簽、安心送餐卡和無接觸配送服務,指導市餐飲行業協會、餐飲企業,成立“南寧市城市集中供餐服務聯盟”,搭建集體用餐配送服務平臺,保障了疫情期間廣大市民飲食的質量與安全。據不完全統計,全市共投入2000萬個“食安封簽”向6000多家商戶發放。
食用農產品是食品安全的源頭,如何把好第一道關口至關重要。南寧市農業農村局總獸醫師李開鵬告訴記者:“我們以生產基地、產地運輸車、暫養池、屠宰場等環節作為抽樣重點,加大農產品監測力度,提高〓檢測覆蓋率。2020年全市蔬菜水果、畜禽產品、水產品等共抽檢近10萬批次,合格率達99.9%。”在保持監管常態化與整治專項化的同時,該市創新方式方法,如積極推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,2020年全市共開具合格證2400多張,附帶合格證上市的農產品達9000多噸;在橫縣橫洲鎮、隆安縣那桐鎮、武鳴區城廂鎮、西鄉塘區壇洛鎮、興寧區三塘鎮5個鄉鎮創建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鄉鎮,打造標準化網格化監管示範樣板。
記者還了解到,目前該市肉菜流通追溯體系的追溯節點已擴充至322個,包括11家機械化屠宰企業、3家蔬菜批發市場、104家農貿→市場、58家超市門店、10家配送單位、120家團體采購單位、16家肉品專賣店等實現Ψ了市區機械化屠宰企業和大型連鎖超市門店全覆蓋。(覃海明?何正君)